全国重点实验室布局统计

核心提示: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的重组,无疑是国家战略资源投入的一次重新分配。 兰州大学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贺金生也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透露,“在3年重组过程中,经费拨付不变,但在2024年以后未进入全国重点实验室序列的将不再拨付经费。” 在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福涛看来,从“国家重点实验室”到“全国重点实验室”,名称的变化实际是在下通牒,“能完成重组就调整为全国重点实验室,调整不了的就要被砍掉了”。 因此2024年,是推动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的关键之年。 在各省市地区2024
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是我国在“十四五”期间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大改革举措,是推动科研院所、高校、创新企业聚焦使命定位进行综合改革、开展科研攻关的重要路径和抓手。
  • 今年年初,各省市政府的工作报告也曾披露了各地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北京目前拥有77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在数量上全国第一;上海牵头完成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26家、新建9家(共35家);江苏新获批建设2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累计31家;四川省新获批2家,1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重组……


2017年,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提出重新统筹布局国家重点实验室。
随后,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专注于高水平研究和人才培养,同时开展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并拥有先进的科研装备。实验室的设立基于依托单位的申请,经国家相关部门评选确定后,将获得国家主管部门的资助。全国有数百家这样的实验室,但研究方向相对集中。2022年7月,科技部推进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优化重组工作,经过一系列评选,最终确定了首批20个标杆实验室进行建设。相比以前,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后最大的不同是“不需要做全优生,但要做单项冠军,必须有独门绝技,给国家分忧解愁。”“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现在的首要目标是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问题。”
以下是收集的近30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二个表为最新重组名单),手工收集如有遗漏请留言补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站长
    加关注1
  • 生物医药从业10年小硕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会员积分规则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苏ICP备2023016422号-7苏公网安备32011802010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