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进一步提高至125%。美方对华加征畸高关税,严重违反国际经贸规则,也违背基本的经济规律和常识,完全是单边霸凌胁迫做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4月12日起,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有关事项如下:
一、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二、其他事项按照《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执行。
硝烟弥漫的关税战场,供应链上的每一环节都在震颤。一个小小的PM996封口膜价格翻倍,不过是这场没有硝烟战争中微不足道的缩影。当大多数企业迫不及待地将成本转嫁给下游客户,康宁生命科学却逆流而上,宣布产品不涨价政策。这一决定犹如黑暗中的火炬,不仅照亮了商业伦理的应有之义,更映照出当下全球贸易冲突中企业角色的深刻命题:在利润至上的商业丛林中,是否还存在超越短期利益的企业责任?
关税大战的背景下,供应链上的价格传导机制正在经历一场道德拷问。从原材料供应商到终端产品制造商,每一环节都在进行着紧张的成本转嫁博弈。封口膜这类看似微不足道的辅材价格翻倍,反映的是一种群体性恐慌——企业对利润流失的恐惧超越了长期合作关系的考量。这种"能涨就涨"的集体行动,本质上是一种囚徒困境:每个企业都担心如果不率先涨价就会在利润争夺中落后,结果却导致整个产业链成本飙升,最终伤害所有参与者的长期利益。在这种恐慌性涨价背后,是企业对短期财务指标的过度崇拜,以及对商业伦理的集体性失忆。
康宁生命科学的选择打破了这一恶性循环。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企业在声明中表示:"我们理解客户面临的挑战,决定通过内部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来消化新增关税压力,而非转嫁给合作伙伴。"这一表态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刻的商业智慧。康宁的决策建立在一个基本认知上:企业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季度财报的数字里,更体现在与客户、供应商和整个生态系统建立的信任关系中。历史数据表明,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坚持不裁员的公司,在后危机时代的业绩恢复速度比同行快30%以上。康宁此刻的选择,正是对这种长期主义经营哲学的延续——他们明白,今天少赚的每一分钱,未来都可能以商业信誉和客户忠诚度的形式获得加倍回报。
商业伦理与长期利润之间存在着被忽视的正相关关系。哈佛商学院长达十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将道德考量纳入决策核心的公司,其长期股东回报率比同业高出4.8%。强生公司在1982年泰诺投毒事件中,不计成本召回所有产品并改进包装,虽然短期内损失惨重,却赢得了消费者的终身信任。联合利华前CEO保罗·波尔曼曾因拒绝提供季度盈利预测而备受华尔街诟病,却带领公司实现了连续多年的可持续增长。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被急功近利的商业文化所掩盖的真相:道德不是利润的对立面,而是长期价值的源泉。康宁的不涨价承诺,正是对这种真理的又一次实践验证。
当代企业正面临角色认知的深刻转型。传统观念中,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增加利润;而21世纪的商业领袖们越来越意识到,企业本质上是社会器官,其价值不仅在于创造经济回报,更在于解决人类问题。当康宁选择不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正在攻克癌症研究的生物实验室时,它实际上是在用商业决策投票——选择成为科技进步的助推器而非绊脚石。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在《工具与武器》一书中指出:"技术企业必须认识到,自己不仅是市场参与者,更是数字时代的规则塑造者。"同样,在关税战的特殊时期,每个企业的价格决策都不只是商业行为,更是对产业生态健康度的投票。
对中国企业而言,康宁的案例提供了宝贵的战略启示。在中美贸易摩擦常态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成本压力和转型挑战。是随波逐流加入涨价大军,还是通过创新和效率提升来消化成本压力?格力电器曾公开承诺不因原材料上涨而涨价,通过智能制造降本增效;华为在芯片断供危机下,反而增加研发投入寻求技术突破。这些中国企业的共同点是: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生动力,用创新而非涨价应对挑战。康宁的不涨价政策再次证明,真正伟大的企业能够将危机转化为重塑竞争力的契机。
关税战的阴云短期内难以散去,但康宁生命科学的选择为我们指明了一条超越零和博弈的道路。当大多数企业还在为转嫁成本而绞尽脑汁时,那些真正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已经在布局后关税时代的竞争格局。商业史一再证明,危机时刻的道德选择决定了企业的高度与寿命。从长远来看,市场终将奖励那些在利益诱惑面前仍能坚守价值底线的企业。康宁的不涨价承诺或许只是商业海洋中的一朵浪花,但它提醒我们:在利润至上的喧嚣中,仍有企业记得商业的本质不是掠夺,而是价值创造;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共同成长。
这场关税大战终将成为历史的一页,但企业在其中做出的选择将被长久铭记。当未来的商业史学家回顾这段时期时,他们或许不会记得PM996封口膜曾经的价格波动,但会记录下那些在利润诱惑面前仍能坚守长期价值的企业典范。康宁生命科学今天的选择,不仅为其百年历史增添了新的注脚,更为所有在贸易战迷雾中前行的企业提供了道德罗盘——在混乱中保持清醒,在短视盛行的时代坚持长远眼光,这才是真正伟大的商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