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3国家科学技术奖全名单公布!

   2024-06-26 2030
核心提示:2024年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今年的奖项分布和获奖特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分别授予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5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39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6项,

2024年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今年的奖项分布和获奖特点: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分别授予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


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8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54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39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20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0人。


基础研究领域重大成果持续产出,自然科学奖连续9次产生一等奖。中青年科技人才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三大奖通用项目中,45岁以下完成人占比40%左右。国家自然科学奖中,45岁以下完成人超过一半。


其中,多个仪器装备及测量测试技术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领导发言

6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讲话。重点提到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融合的基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要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针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科研仪器、核心种源等瓶颈制约,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为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提供科技支撑。要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积极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融合的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要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


融合的途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要依托我国产业基础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完善政策支持和市场服务,促进自主攻关产品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使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要做好科技金融这篇文章,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具体获奖名单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


李德仁  薛其


图片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

图片
点击查看大图↑



二等奖

图片
图片
点击查看大图↑




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


一等奖


图片
点击查看大图↑



二等奖


图片
图片
点击查看大图↑




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特等奖


图片
点击查看大图↑



一等奖


图片
点击查看大图↑



创新团队


点击查看大图↑



二等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站长
    加关注1
  • 生物医药从业10年小硕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会员积分规则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苏ICP备2023016422号-7苏公网安备32011802010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