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称
Ang-I; Angiotensin-1
| Ang-I 简介
血管紧张素I又称称为原血管紧张素,由肾素对血管紧张素原的作用形成。肾素裂解血管紧张素原上的亮氨酸(Leu)和缬氨酸(Val)残基之间的肽键,形成十肽(十个氨基酸)(des-Asp)血管紧张素I。肾素在肾交感神经活动、肾内压力下降(收缩压<90mmHg[10])时在肾小球细胞中产生,或向大网膜输送的Na+和Cl-减少。如果大网膜感觉到远端小管中NaCl浓度降低,大网膜细胞释放的肾素会增加。血管紧张素I似乎没有直接的生物活性,仅作为血管紧张素II的前体而存在。
| 特异性
可检测样本中大鼠的Ang-I,且与其类似物无明显交叉反应。
| 典型数据及参考曲线
由于实验操作条件的不同( 如操作者、移液技术、洗板技术和稳定条件等),标准曲线的OD值会有所差异。以下数据和曲线仅供参考,实验者需根据自己的实验建立标准曲线。
浓度(pg/mL) | 1000 | 500 | 250 | 125 | 62.5 | 31.25 | 15.62 | 0 |
OD值 | 0.188 | 0.27 | 0.389 | 0.642 | 0.929 | 1.38 | 1.766 | 1.842 |
| 重复性
板内变异系数小于10%,板间变异系数小于10%
| 回收率
在选取的健康大鼠血清、血浆、细胞培养上清中加入3个不同浓度水平的大鼠Ang-I,计算回收率
样本类型 | 范围 | 平均回收率 |
血清(n=8) | 81-101 | 96 |
血浆(n=8) | 92-105 | 101 |
细胞培养上清(n=8) | 97-108 | 105 |
| 线性稀释
分别在选取的4份健康大鼠血清、血浆、细胞培养上清中加入高浓度大鼠Ang-I,在标准曲线动力学范围内进行稀释,评估线性。
稀释比例 | 回收率(%) | 血清 | 血浆 | 细胞培养上清 |
1:2 | 范围(%) | 83-95 | 88-96 | 90-110 |
平均回收率(%) | 91 | 93 | 96 | |
1:4 | 范围(%) | 89-104 | 87-108 | 105-115 |
平均回收率(%) | 93 | 98 | 110 |
注:ELISA试剂盒检测范围等数据,因检测样本 的不同而调整,实际数据以随货说明书为准。